很多工厂在因为项目收紧或者车型研发遇到障碍的时候会让生产线停下来,比如部分元件供应商因为专利制度不能供货,其他备用品需要时间开发,辛苦努力很久的车型发布一批次之后发现没有达到预期,需要生产线调整,还有车型积压严重,不能满足交付节奏,需要调整产线扩充产能的,这些都应该被理解为正常操作。
但是为了彰显自己能行,每天把车子弄到生产线去晃一圈,实际上并不生产汽车,纯粹就为了真生产而实际为摸鱼的假象,只能是强撑现状。生产汽车如果解决了资质和产能建设,剩下的就应该打磨产品,而不是去各地营造人设,扩充一个个硕大的产能基地,人都会被热情和预想的未来冲昏头脑。
能免费的土地为啥不要,能大规模增加GDP为啥要拒绝,双方就是因为这个利益才达成了出奇的默契。很难说这些项目后期的进展,在很多热门车型的产能都不能拉满的情况下,找人接手的难度非常大,亏钱转手自己也不一定能愿意,因此会成为当地和大股东共同的烫手山芋。